地质系

地质系

李理(教授)

作者: 发布者:伏健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8-05-26 浏览次数:9798


李理

»系属:地质系

»学位:理学博士

»职称:教授

»专业:构造地质学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lili@upc.edu.cn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

»概况

 

研究方向

区域及大地构造

油区构造解析

瞄准区域及大地构造、油区构造解析两个研究方向,擅长通过野外露头地质、室内地质与地球物理,以及构造应力场模拟和物理模拟对区域构造和油气区构造进行综合研究,在构造的几何形态、运动方式、动力学机制和年代学研究及其对油气的控制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科研优势。

1.     华北克拉通东南部伸展构造研究

1)华北克拉通东南部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滑脱断块研究

鲁西隆起及济阳坳陷南缘和埕岛油田部分地区寒武系/太古宇不整合面、石炭系-二叠系/奥陶系假整合面不再是沉积界面,它们已转换为构造面,是一种缓倾斜的顺层滑脱断层。陡倾斜控凹正断层与滑脱断层组成的伸展滑脱断块是华北克拉通南部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构造的主要样式。它们最早的发育时间大致相同,均为晚中生代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在新生代持续发育,陡倾斜断层在中、下地壳拆离滑脱。在深部背景方面,伸展滑脱断块受控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沿作为转换断层的郯庐断裂带发生的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近东西向俯冲、碰撞引起地幔物质上涌,进一步揭示两板块晚中生代早期的俯冲、碰撞存在多方向性。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相关研究发表在《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地球物理学报》、《地质科学》、《地质论评》、《中国地质》等SCI或国家级期刊上,并在2010年成都举办的“盆地构造研究前缘与进展”研讨会上作了发言。

2)鲁西地块NW向拆离断层特征研究

不同于华北克拉通广泛发育NE向断层,鲁西地块发育特征明显的NW向断层,三叠纪-早侏罗世为走滑断层或逆断层,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反转为具有张扭性质的正断层,古新世-始新世继续活动,且南早北晚。它们在22-29km处中、下地壳低速层倾角变平,成为拆离断层。

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证据分析得出NW走向断层的活动存在差异。南部非控盆断层可能在早侏罗世约184Ma开始活动,43Ma之后不再活动。控盆断层于早白垩世约141Ma、晚白垩世80~75Ma活动,新生代活动时间为约61Ma,49~42Ma以及36~32Ma。总体上,NW走向断层由早到晚由南向北发育,并控制了凹陷的向北发育。中生代以来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变化和郯庐断裂带的走滑作用是导致两类NW走向断层差异演化的根本原因,在深部则受控于晚三叠世以来华北、扬子板块陆陆碰撞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和速度的改变。印支期后挤压到伸展的转变,加上郯庐断裂带的左行走滑,使靠近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前端NW走向断层首先发育,因倾角较大故不控制盆地发育;向北的后端相对伸展,成为控盆断层。

NW走向断层大致向北迁移的同时,早侏罗世相应碱性岩浆活动也出现在南部断层,由于碱性岩浆活动是岩石圈伸展减薄的开始,隐示华北克拉通破坏可能始于早侏罗世或晚侏罗世,且由南向北逐渐拆沉。横切渤海湾盆地和郯庐断裂带的横剖面上,烟台-五莲断层之下对应高速体,向NWW方向斜插于华北板块之下,其上、下为低速体,这样的高速体被解释为俯冲板片残留体,即扬子板块呈北西西向俯冲、下插于华北板块之下。上述两大板块发生在中生代早期的陆内俯冲、碰撞,很可能动摇了华北克拉通的“根基”,成为克拉通破坏的发端。来自地球化学学者的研究支持这一推论,早白垩世鲁西地区EM2型的岩石圈地幔,是由220~ 130 Ma扬子板块的陆壳俯冲改造成富集地幔、又经130~110Ma期间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造成岩石圈减薄和地幔物质上涌的再次改造形成的。该研究对探讨华北克拉通破坏开始的时间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相关成果发表在《地质科学》和《地质学报》上。

3)伸展盆-岭耦合研究

认为鲁西隆起与济阳坳陷前新生代经历了相同的演化,新生代存在伸展盆-山耦合关系,济阳坳陷现今地貌形成的关键时期也在44-37Ma23-20Ma,得出华北克拉通南部伸展盆-山耦合控制着成油气系统的迁移。

鲁西隆起新生代三期抬升史与济阳坳陷沉降/抬升史存在对应关系。鲁西隆起新生代开始抬升,但抬升速率不大,此时济阳坳陷开始沉降,二者是一个相连的大盆地,44Ma鲁西隆起整体快速隆升使二者分隔开来,进入各自的隆、拗演化史,并造成坳陷大幅度沉降,进而控制着烃源岩的形成、油气运移时间和油气分布由南向北迁移;约23Ma,隆起区和济阳坳陷区共同抬升,因此,济阳坳陷现今地貌形成的关键时期为44-37Ma23-20Ma,后者在坳陷区产生的裂缝、溶洞由于形成时间与油气的运移时间相匹配,为潜山油藏提供了有效的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是潜山油气藏形成的关键。相关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Earth Science》、《岩石学报》上。

2.盆地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1)渤海湾盆地伸展和走滑构造的形成和发育演化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在早白垩世被动裂陷盆地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新生代主动裂陷盆地,走滑作用贯穿始终,特别是在兰聊—盐山断层以东,使这个裂陷盆地具有鲜明的走滑特征。伸展和走滑作用此消彼长,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相互叠加、转换,垂向上相互叠置、交切,并由此导致变换带的产生。晚中生代以来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方向和速度变化、后撤以及板片窗效应、中始新世印欧板块碰撞导致的地幔上涌是控制盆地形成的深部背景,郯庐断裂带的活动也深刻地控制和影响着盆地的发育,盆地伸展和走滑构造的演化是其浅部响应,并控制着盆地内烃源岩、储盖层的形成和油气运聚和分布具有相同的迁移规律。

构造变换带是勘探潜在目标区及油气易于聚集区,对其形成和演化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变换带的形成时期与边界断层基本一致,从而控制了砂体的形成,紧邻生油凹陷又与油气运聚时期相匹配,自然是油气良好的运移通道和圈闭场所。

现今渤海湾盆地范围之外可能存在新的找油气领域(即“扩边”);中国东部伸展盆地、中部克拉通盆地的石炭系/奥陶系、古生界/太古宇不整合面极有可能转换成了构造滑脱面,为矿产的运移提供了通道和储集空间,寻找滑脱构造带(“探深”)对各种矿产的勘探具较重要意义;盆地内靠近郯庐断裂带等深大断层的区域,是寻找幔源油气的新区域(“找新”)。相关研究发表在《地质科学》、《岩石学报》、《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和《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学报》上。

2)郯庐断裂带山东段海陆过渡段古近纪活动特征

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潍坊-莱州湾段在古近纪的活动是分段的、叠加的,古新世为左旋走滑活动,始新世约43Ma转为右旋走滑活动。且自南向北由早到晚活动,即南段潍坊段活动停止得早,北段莱州湾段活动停止得晚,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的油气的形成、运聚及分布由南向北迁移。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的资助,在北京“全国第四届构造地质大会”上作了报告,并发表在国家级期刊《地质科学》上。

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凸起断层形成机制及其对成藏的影响

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车排子凸起呈倒三角形,西北临扎伊尔山,东、南部连接昌吉凹陷和四棵树凹陷,断裂系统下部为SN向逆冲及逆掩断层,从石炭系断至白垩系底砾岩,海西-印支期形成、后期持续活动;上部为喜马拉雅期形成的EW向正断层,从白垩系至新近系或断至地表。断层断距小,断裂活动相对较弱,属于盆地内弱构造区。

断层构造解析以及区域动力学研究表明,晚石炭世-侏罗纪,车排子凸起向东挤出,发育SN向逆断层,凸起上遭受剥蚀;白垩纪-古近纪,受压扭作用影响研究区处于逆冲楔顶部带,构造活动减弱,凸起上沉积了部分侏罗系、白垩系及古近系;中新世以来,车排子凸起向南掀斜,处于前陆盆地前缘斜坡带,受挠曲作用发育大量正断层,部分先期逆断层负反转,凸起上沉积沙湾组、塔西河组合西域组。上述三个时期,构造走向从南北向转为东西向。

研究区油气的富集程度与新近纪断层活动强度密切相关,总体上研究区北部油气富集程度高;断层封闭性研究表明,由K—N1s1—N1s2—N1s3断层封闭性由好-较好--差。

该成果①基于盆地大地构造演化背景和构造应力场演化,运用平衡剖面、断层活动强度分析、断层形成机制分析、构造物理模拟等关键技术,追踪了断层的发育演化,揭示了复杂条件下断层的形成机理;②厘定了断层在不同时期的发育展布,建立了断层时空演化模式;③追踪油源断层的发育演化,通过断层活动-应力-两盘岩性配置的动态分析,揭示了断层封闭史,形成了断层封闭性半定量-定量综合评价技术;④通过断层的发育演化和封闭性特征,揭示了断层活动强度与油气富集程度的关系,预测了油气勘探开发有利层位和区域。该项成果从理论和模拟两方面揭示了断层的形成机理,回答了油源断层的发育演化与断层封闭性的关系,形成了基于断层活动-应力-两盘岩性配置动态分析的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有利于油气富集有利区带的预测。相关成果发表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和《吉林大学学报》上。

教育经历

2002/09-2006/07,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构造地质学,理学博士,导师:钟大赉院士

1996/09-1999/07石油大学资源系,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工学硕士,导师:戴俊生教授

1984/09-1988/07石油大学勘探系,石油地质勘查专业,工学学士,导师:曾洪流教授

工作经历

2008/12-至今,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华东)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地质系,教授

其中2010/12-2013/06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学专业,博士后,合作导师:杨长春研究员、钟大赉院士

2001/12-2008/11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华东)资信学院地科系,副教授

1994/04-2001/11石油大学资源系,讲师

1988/07-1994/04: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学术兼职

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评审专家

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咨询专家库专家

北京市、浙江省、湖北省博士后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主讲课程

1.     构造地质学

2.     大地构造学

3.     含油气盆地分析

4.     油区构造解析

5.     盆地构造定量分析

指导研究生及博士后

1.     指导研究生:30

2.     协助培养博士:作为副导师,培养博士3人,2010年,时秀朋;2015年:赵利、董大伟

承担项目

1.     鲁西地区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断裂系统及隆坳演化研究(批准号:407721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8/01-2010/12,已结题,主持;

2.     拆离断层在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物理模拟-以鲁西地块为例(批准号:4167219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01-2020/12,已结题,主持;

3.     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描述新方法与开发模式(2017ZX05009001)教育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低渗-致密油藏应力场及裂缝三维动态表征方法”,2017/01-2020/12,已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4.     沾化东部—埕岛地区逆断带成因机制研究, 2019/07-2020/07,已结题,课题负责人;

5.     东营凹陷构造转换带成因及物理模拟,2018/10-2019/06已结题,课题负责人;

6.     准噶尔西北缘车排子凸起断层发育展布、形成机制及其对成藏的影响,胜利油田横向项目,2013/06-2013/12,已结题,主持;

7.     冀中富油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华北油田横向项目,2012/06-2014/12,已结题,第二负责人;

8.     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古生界滑脱构造对储层的控制,胜利油田横向项目,2009/06-2010/06,已结题,主持;

9.     临邑断裂力学机制和生长发育过程物理模拟,胜利石油管理局科研项目,2009/03-2009/12,已结题,主持;

10.  胜利油田物探院科研项目,济阳坳陷东部走滑构造及石油地质意义,2005/05-2005/12,已结题,主持;

11.  华北东部前第三系构造及其演化特征研究(XQ-2004-03-01),国土资源部油气专项,2003/06-2006/12,已结题,参加;

12.  35块沙三中裂缝及地应力场研究,胜利油田横向项目,已结题,第二负责人;

13.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构造对层序和沉积的控制作用,中石化“十五”项目子课题,2000/06-2002/12,已结题,参加;

14.  惠民-东营盆地带孔店组-沙四段构造特征及控油作用,中国石油总公司“九五”项目子课题,1998/03-1998/12,已结题,参加;

15.  辽河盆地笔架岭地区油藏综合评价及有利地区预测,辽河油田横向项目,1998/03-1998/12,已结题,参加;

16.  埕岛油田中、古生界裂缝和断裂研究,胜利油田横向项目,1997/03-1997/12,已结题,第二负责人;

17.  中国石油总公司“八五”项目子课题,中国东部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构造模式—以渤海湾新生代盆地为例,1994/03-1996/12,已结题,参加

获奖情况

【教学获奖】

1.     学科交叉产科教融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升级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37月,排名第12

2.     学科交叉、产科教融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升级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第九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0223月,排名第10

3.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地学系列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第八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1月,排名第2

4.     基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地学系列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新模式,中国石油教育学会,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11月,排名第2

5.     校级创新创业奖教金二等奖,201712月,第1

6.     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构造地质学”正式冠名(www.icourses.cn),20166月,排名第1

7.     《构造地质学》,第三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图书奖优秀教材二等奖,201310月,排名第1

8.     《构造地质学及大地构造》,山东省优秀教材二等奖,2009年,排名第2

9.     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构造地质学”,2008年,排名第2

10.  构造地质学网络实验课程建设,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实验技术成果二等奖,2008年,排名第1

11.  山东省省级精品课“构造地质学”,2005年,排名第2

12.  《油区构造分析》,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优秀教材三等奖,2002年,排名第2

13.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工程基本训练改革方向,中国石油学会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2年,排名第2

14.  构造地质学”被评为石油大学(华东)校级优质课,2000年,排名第4

科研获奖

1.      中国东部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构造模式以渤海湾新生代盆地为例,石油大学(北京)校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997年,排名第9

2.      埕岛油田中、古生界裂缝研究,石油大学(华东)校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997年,排名第1

3.      埕岛油田中、古生界断裂变形数值模拟,石油大学(华东)校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997年,排名第2

4.      闵桥油田火山岩储层地质模型研究,石油大学(华东)校科研成果三等奖,2000年,排名第3

5.      埕岛油田中、古生界断裂和裂缝研究,石油大学(华东)校科研成果3等奖,2001年,排名第3

荣誉称号

1.      岱崮地貌的前世今生—基于对临沂12座崮的实地调查研究,教育部、团中央等,第十五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三等奖指导教师,201711月,第1

2.      鲁西地块红色砂岩漂白的机理和油气地质意义,山东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优秀项目指导教师,2024年,第1

3.      德美高科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201712月,第1

4.      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1712月,第1

5.      岱崮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2017年自主创新项目十大优秀奖指导教师,20176月,第1

6.      岱崮地貌的前世今生—基于对临沂12座崮的实地调查研究,山东省教育厅,第十五届挑战杯·海尔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优秀指导教师,20175月,第1

7.      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166月,第1

8.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指导教师,2014年,第1

著作

1.     《构造地质学》,校级规划教材,2012年,青岛: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出版社,主编

2.     《构造地质学及大地构造》,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年,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参编

3.     《油区构造分析》,2002年,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第2主编

4.     《地球科学概论》,1997年,校内胶印,第2编者

5.     《秦皇岛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指导书》,2007年,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参编

论文

1.     Li Li, Guangyao S, Yixin Z,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eterogeneity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 and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fracture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conditions by CT scanning: A case study in the jiyang depression of Bohai Bay Basin, China[J].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2023SCI

2.     李理,钟大赉.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龄记录的构造抬升事件.岩石学报,201834(2):483-494SCI

3.     李理,钟大赉,杨长春,等.断层与幔源二氧化碳气藏的形成和分布——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岩石学报,201632(7):2209-2216SCI

4.     LiLi, Dalai Zhong, Changchun Yang, et al. 2013.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st Shandong Rise and the Jiyang Depression, Chin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4(4): 626-644SCI

5.     LiLi, Dalai Zhong, Xiupeng Shi, Zhibo Tang, Qiuyuan Hu, Yi Xu, Zhiwei Li. Late Mesozoic–Cenozoic de´collement structure andits deep geological background in western Shandong, China.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9,19, 603-613SCI

6.     李理,钟大赉,杨长春,等.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滑脱构造研究.地球物理学报,200851(2):521-530SCI

7.     李理,钟大赉.泰山新生代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J].岩石学报,200622(2):457-464SCI

8.     李理,钟大赉,陈霞飞,等.鲁西地块NW走向断层的活动特征及裂变径迹证据.地质学报,201892(3):413-436EI

9.     李理,王晶.冀中坳陷衡水-无极构造变换带的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741(1):69-76EI

10.  李理,时秀朋,胡秋媛,等.双帚状断层的成因和生长发育.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1(6)41-49EI

11.  李理,戴俊生.埕岛地区中生界和古生界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及裂缝分析.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4(1):6-9EI

12.  Li Li, Dai Junsheng, Zhu Xiaomin. 2000.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 and their control on sedimentary deposition in the Eogene, Bijialing Area, Liaohe Basin.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22(2):24-30EI

13.  LiLi, Junsheng Dai. 1999. Cracks in the Mesozoic and Paleozoic of the Chengdao Oilfield[J]. Scientic Geological Sinica, 8(2):207-214EI

14.  李理,桑晓彤,陈霞飞.低渗透储层裂缝研究现状及进展.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32(6):2472-2484.

15.  李理,赵利,刘海剑,等.渤海湾盆地晚中生代—新生代伸展和走滑构造及深部背景.地质科学,201550(2):446-472.

16.  李理,赵利,钟大赉.新生代大陆板内伸展盆—山耦合与大陆碰撞效应——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周缘隆起及边界断裂构造演化为例.地质科学,201348(2):406-418.

17.  李理,谭明友,张明振,等.潍北—莱州湾凹陷郯庐断裂带新生代走滑特征.地质科学,200944(3):855-864.

18.  李理,钟大赉,时秀朋,等.鲁西地区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构造及其控矿作用.地质论评,200854(4):449-458

19.  李理,钟大赉,时秀朋,等.鲁西地区的滑脱构造及其形成的深部背景.自然科学进展,200818(6):651-661.

20.  李理,张进江,钟大赉,等.鲁西地区沿寒武系/太古宇不整合面滑脱构造的主要特征及形成机制.地质科学,200742(2):335-352.

21.  李理.鲁西地区古生界与太古宇接触面滑脱构造带构造岩特征.新疆石油地质,200728(4):448-452.

22.  李理,钟大赉,时秀朋.鲁西隆起和济阳坳陷新生代隆坳耦合关系.地质学报,200781(9):1215-1228.

23.  李理,戴俊生.辽河坳陷笔架岭地区断层构造与油气分布.中国海上油气,200014(5):345-347.

24.  李理,戴俊生,谢传礼,等.埕岛地区中.古生界裂缝与油气的关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021(3):264-266.

25.  唐智博,李理,时秀朋,等.鲁西隆起蒙山晚白垩世-新生代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0(2):127-133.

26.  赵利,李理*,刘卉.鲁西隆起北部磁村断层走滑特征及其控藏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539(1):44-52.EI

27.  赵利,李理*,张航.东营凹陷新生代早期断裂系统的运动学特征及动力学机制.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8(3):18-24.EI

28.  赵利,李理,董大伟.基于小波变换的盆地沉积-构造波动分析.吉林大学学报()201545(4):1227-1236.

29.  董大伟,李理*,刘建,等.准噶尔西缘车排子凸起东北部断层封闭性.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35(5):639-645.EI

30.  董大伟,李理*,刘建,等.冀中坳陷中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34(6):771-780.EI

31.  Dong D, Li L*, Wang X, et al. 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Dislocation Mechanism of Western Margin Chepaizi Uplift of Junggar Basin.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2015, 45(4):1132-1141.

32.  时秀朋,李理.鲁西隆起中-新生代伸展构造演化的模拟试验.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3):25-29.EI

33.  时秀朋,李理,胡秋媛,唐智博.鲁西隆起晚中生代以来北西向正断层特征及物理模拟.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49(2): 130-137. EI

34.  唐智博,李理,时秀朋,胡秋媛,宫红波,王清华.鲁西隆起蒙山晚白垩世—新生代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50(2): 127-133.

35.  胡秋媛,李理.鲁西隆起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断裂特征及形成机制.中国地质,2009366):1233-1244.

专利

1.      Li LI, Cong XU, WuCai FU. A SAND BOX MODEL, PHYSICAL SIMULATION METHOD, SYSTEM AND APPLICATION OF EXTENSION DEFORMATION. 2021/10953[P]. 2022, 04, 28.